上海在线新文旅发展行动方案 (2020-九游官网首页进入

上海在线新文旅发展行动方案 (2020-2022年)

2020-09-10 14:14 来源: 上海市文旅局

  为贯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,积极落实《关于进一步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》《上海市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行动方案(2020—2022年)》要求,主动顺应全球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趋势,依托大数据、云计算、物联网、移动互联网、人工智能及5g 4k/8k、区块链、边缘计算、人脸识别等新技术,我市加快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,加强文旅业态模式创新、服务创新、管理创新,更好推进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和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建设。特制订本行动方案。
  一、总体要求
  (一)指导思想
 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认真践行“人民城市人民建、人民城市为人民”的重要理念,坚持新时代新思维新科技,推动高质量文旅发展,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有效激活市场主体活力。把支持线上线下融合的新业态、新模式作为文旅转型升级、拓展服务功能、推动改革创新的重要突破口,着眼质量变革、效率变革、动力变革,加快推动文化旅游行业数字转型、智能升级、融合创新,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,进一步增强城市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。
  (二)总体目标
  大力拓展智慧互联的文旅价值链,努力培育文旅流通的平台服务链,积极推进迭代更新的科技研发链,有效构建跨界融合的产业链。研究制定在线文旅产业发展和管理服务的规范标准,不断提升上海文旅产业全球市场竞争力和区域资源配置力,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感、获得感和幸福感。
  (三)发展原则
  ——数字赋能,智慧引领。加快新数字技术的推广运用,引领文旅行业丰富生产要素、生产技术,创新生产方式、运营模式,培育新业态、新产品、新服务,更好满足市民群众对文旅行业的新期望、新需求。
  ——文化立魂,内容为王。以优秀文化和时代精神为主要特征,依托新科技丰富内容制作传播的平台、手段和渠道,推动内容制作细分化、专业化、品质化发展,创作更多具有时代气息、海派特质、健康生活的精品力作。
  ——尊重创意,集聚发展。注重文旅产业与城市发展一体布局、一体建设,推动文旅产业分类集聚,形成“市有品牌、区有特色”的产业格局。规范文旅创意的使用、交易、管理和保护,营造社会参与良好氛围。
  ——创新平台,拓展消费。加强大数据运用,精准研判文旅消费特征、结构和习惯,大力培育文旅消费在线平台,推动文化旅游与相关产业深度粘合、融合发展;运用新科技手段培育文旅消费形态、拓展消费链条、畅通消费渠道。
  二、重点任务
  (一)公共服务“数字赋能”专项行动
  至2022年,建成更加便捷、高效、共享、融合的上海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。全市文旅场馆逐步实现智慧管理、智慧服务和智慧展示,营造融入市民日常生活空间的数字文化旅游场景,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能力和文化民生保障水平。
  1.加快推进文旅场馆智能化升级
  (1)提升文旅场馆的智慧化水平。研究制定智慧文旅场馆建设标准,促进云计算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智能技术在文旅场馆的应用,实现在线预约、实时客流监测、入馆无感通行等功能。美术馆、博物馆启动智慧导览功能,搭建藏品信息在线检索平台,实现展览作品在场馆内的点位导航。图书馆完善馆藏资源线上阅读功能。市区两级文化馆加大在线资源开发,生产并提供更加丰富的在线文化艺术演播、艺术教育、艺术传承等文化服务产品。剧场加快布局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基础设施,实现智能评估、智能告警、智能分析和辅助决策等功能。在基层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打造“有声图书馆”等智慧服务新空间,加强公共文化智能一体机等文旅资源智能终端的布局和运用。
  (2)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业态。加强公共文化数字资源建设,完善图书馆馆藏资源线上阅读功能。加大市、区两级文化馆在线资源开发,建立文化长廊、文化瀑布流。鼓励各类文旅场馆、创业园区研发“云展览”“云赏艺”“云公教”“云文创”等具有行业特色、场馆特性的全景在线产品,打造丰富、集中、便利、高效的沉浸式文旅服务互动体验。升级上海“公共文化产品线上文采会”平台。拓展采集和推广渠道,实现更加精准对接。加强政务网站和微信、微博等数字平台建设,增强与在线观众的实时互动。
  2.深入推动智慧旅游服务发展
  (1)创新“大数据 智能化 互联网”模式,推动旅游要素全面数字化。鼓励景区构建以自然环境、文物、建筑、珍稀资源为主要对象的景区资源数据库。
  (2)全面探索5g、vr、4d、5d环境下的创新应用,推动旅游景区建设数字化体验产品,支持开展云游览、云科普等相关活动,研发全息互动投影、球(环)幕等产品,丰富游客体验内容。
  (3)做优做强“文化上海云”“乐游上海”两大公共服务平台,增强平台入口实力,深化云平台应用。优化完善“乐游上海”小程序。推出建筑智慧阅读、申城智能导游、文旅信息智能获取等功能,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全市进驻300个服务点位,提升市民游客参与文化旅游的便捷度,满足多元化新需求。鼓励“一部手机游上海”发挥积极作用。
  (4)着力推动智能停车场、智能酒店、智能餐厅、无人商店等景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。逐步实现分时段预约、虚拟排队、虚拟导览、智能定位等智慧游览功能,助力上海旅游转型升级。
  3.着力推进文旅企业在线服务
  打造“云端投资洽谈会”,发挥资本对文旅产业新技术、新业态、新模式的挖掘作用,助力文旅创新的商业转化。梳理文旅产业及文化产业园区政策,提供在线政策辅导。组建上海文旅产业项目库,开展金融机构与文化旅游企业的交流互动,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旅游企业的融资需求。
  (二)城市数字“文化旅游名片”专项行动
  至2022年,打造一批上海“在线城市会客厅”。打造更加开放、全天候的上海文化旅游节庆、赛事、展会,让游客感受上海文化旅游服务的便捷度、自主性、科技感。进一步将上海数字文旅的优势赋能到面向全国、“一带一路”及周边国家、地区的服务中,打造文旅消费新高地,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、发展贡献率和对外影响力。
  1.建设在线文旅节庆
  (1)用好上海旅游节、上海国际艺术节、上海电视节、上海市民文化节、电子竞技上海大师赛等特色文化旅游节庆资源,推动各类节庆、赛事和展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。
  (2)打造综合性在线节庆服务平台,打造云邀约、云办节、云漫游、云惠民、云联动和云分享等云上体验活动(服务)。深化培育跨时间、跨空间、跨业态、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上海文旅节庆品牌,更好满足市民足不出户即可身临其境的需求。
  2.展示上海文旅风貌
  (1)打造一批“在线城市会客厅”,“讲”上海故事,“听”上海声音。针对不同国家、地域文化特点,立足上海“海纳百川、追求卓越、开明睿智、大气谦和”的城市精神,对文化旅游产品内容进行精细化、差异化的线上展示和交流。
  (2)推出一批有声地图。率先推出上海红色文化有声地图、上海博物馆有声地图、上海美术馆有声地图、上海全域旅游示范区(区域)有声地图,全景展现区域公共文化旅游服务风貌。
  (3)推出一系列“听上海”有声产品。挖掘、利用、开发申城特色文旅资源,重点布局一批接地气、传得开、留得下的精品有声产品。
  (4)加强上海文旅外宣推广网站和城市旅游优惠平台建设,提供特色文旅、节庆盛事、文娱艺术等上海文旅资源、活动信息。继续配置多国语种支持,提高国(境)内外游客的访问体验度。
  (5)利用现有线上展示资源,依托线上平台,适时向包括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在内的海外文化中心、旅游办事处、“一带一路”国家、地区做好推送。
  3.鼓励云上文旅消费
  (1)引导和培育“网络体验 消费”的新模式。鼓励线上大平台开展“文旅消费季”,推出“嗨翻魔都”文旅消费季,实现线上线下消费互动。评选、推介一批上海文旅消费新场景、新活动,推动市民形成消费新热潮。举办线上线下联动的上海非遗购物节,提升非遗传承人的电商意识和能力,促进非遗产品销售。
  (2)推动一批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在线化发展。通过线上展示、引流等方式,鼓励豫园、外滩、徐汇滨江、杨浦滨江、浦东东岸等区域以及朱家角、金泽、七宝等古镇深度挖掘区域文化内涵,丰富夜间游览产品、夜间演出市场,优化夜间餐饮、购物、演艺服务,大力发展夜间文旅经济。
  (3)着力扶持一批在线旅行社(ota)领域的优势领军企业,推动云上旅游运营。鼓励全国知名在线旅行社落户,设立研究中心、技术研究院等机构。
  (4)统筹景区、文旅场馆、剧院、网吧、展览展会等公共场所,实现网络购票、旅游路线预定、旅游保险购买、旅游电子合同签订等一站式数字文旅消费服务,打造可信的文旅生活圈。
  (5)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,进一步促进文化旅游“精准扶贫”和乡村振兴。
  (三)数字内容产业发展专项行动
  至2022年,上海数字内容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,促进与相关行业、领域的深度融合,推进“上云用数赋智”服务,推动生产方式改进和内容产品升级,催生壮大新兴业态,培育形成一批新的增长点、增长极和增长带,全面提升上海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。
  1.挖掘电竞产业发展潜力
  (1)围绕建设全球电竞之都的目标,科学规划电竞场馆空间布局,完成首批上海电竞场馆等级认定。加强灵石中国电竞中心建设。推动浦东新区形成电竞产业聚集片区。建成“主场esp电竞文化体验中心”、“外滩国际电竞文化中心”,推动建设康桥e-one电竞产业园、网易青浦电竞产业园、电竞总部和上海国际新文创电竞中心。
  (2)打造市场化、专业化、国际化的重点赛事,支持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、和平精英国际冠军杯等国际顶级赛事落户。
  (3)促进电竞比赛、交易、直播、培训发展,加快品牌建设和衍生品市场开发,打造完整生态圈,为国内著名电竞企业落户扎根营造良好环境。
  (4)鼓励依托4k高清、ar、vr等新技术,拓展电竞赛事转播渠道,提升电竞观赛体验,进一步激发电竞产业活力。
  2. 引领演艺产业线上发展
  (1)以演艺大世界剧场集聚区为核心,构建“大世界展演空间 智能交易大厅 中央管理平台”三位一体服务架构,建立线上线下统一同步的中心票房。
  (2)提高线上制作生产能力,鼓励演艺企业根据不同的艺术门类特性,结合5g互动直播、vr/ar技术应用,研发兼具观赏性、艺术性、互动性的在线演艺产品。
  (3)构建立体化的宣传平台和多元化的推介渠道,强调即时、移动、轻量、互动的传播理念,运用社交媒体、视频等新型传播手段,提升传播的广度和效果。
  3. 培育动漫产业业态升级
  (1)围绕建设全球动漫游戏原创中心,培育具有影响力的动漫产业集群,为文创企业集聚搭建优质平台。扶持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海本土原创动漫游戏龙头企业,鼓励和引进国内外知名动漫游戏企业落户。
  (2)打造动漫内容创作平台。发挥资本金融环境、产业集群、人才集聚等各方面的优势,加速孵化原创文化品牌。促进动漫企业与vr/ar、mr、裸眼3d等前沿科技结合。
  (3)加强动漫品牌与旅游资源整合,建设具有鲜明动漫产业形态的特色聚集区和动漫文化体验馆。推进动漫ip与老字号跨界合作,互相赋能。
  (4)打造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、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、上海品牌卡通动漫cle中国授权展等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动漫节展活动发展,拓展在线动漫平台规模和盈利空间。
  4. 释放网络视听产业活力
    (1)围绕建设网络视听产业高地的目标,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网络视听龙头企业。鼓励网络视听头部企业在沪设立“上海总部”,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完善,形成网络视听体系化发展。
    (2)努力建设网络视听精品内容创制高地。以创作指导、评选推优、专项资金为抓手,引导精品网络动画、网络影视剧和网络纪录片创作生产,规模努力达到国内领先地位。鼓励优质网络视听内容扬帆出海,彰显文化自信,讲好中国故事。
    (3)鼓励符合z  世代年轻用户需求的个性化作品创作,从二次元文化、“国潮”等社会热点中发掘网络视听与acgn(动画、漫画、游戏、小说)产业结合所产生新的增长点和“爆款”作品,助推网络视听ip开发和流量转换,带动精品网络视听作品品牌化和消费化。
    (4)科学规划产业布局,引导形成网络视听产业特色产业集聚带。继续发挥中国(上海)网络视听产业基地、5g/vr高清视听产业园区的示范作用,同时因地制宜地鼓励发展数字音频、网络动画、精品内容、网络直播、短视频等特色产业集聚区(带)。
    (5)探索网络视听产业融合发展,促进网络视听与科技、演艺、旅游、教育、电商、财经等相关产业的紧密结合,培育“网络视听 ”产业生态圈,鼓励行业大胆创新,引导健康发展。
    (6)以数字经济“新基建”为契机,打造网络视听产业新动能。引导网络视听单位积极利用5g、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技术设施与网络视听产品和内容对接,在数据传输、用户服务、内容分发、用户分析、精准推送等领域深入研究,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。
  5. 完善艺术品云交易体系
  (1)围绕建设世界重要艺术品交易中心的目标,着力解决艺术品交易难点堵点等问题,打造艺术品“云交易”平台,建立艺术品线上展示空间和交易平台,实现藏品线上真伪查验、来源追溯等功能。
  (2)鼓励互联网文物在线经营蓬勃发展。在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试点“即展即买”模式,开发一站式艺术服务平台,提供艺术品展示、销售、租赁,艺术家九游官网首页进入的版权、税务等一门式场景化应用。加快开发线上艺术品智慧展示及交易平台,构建7x24小时展览展示和交易的全球性线上服务平台。加快打造“超级艺术商”服务平台。
  (3)培育文物线上拍卖领军企业,规范网络文物销售、拍卖新型业态,支持经营模式创新。
  (四)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行动
  至2022年,基本建成泛在通用、智能协同、开放共享、低使用成本的新型基础设施及相关配套产业链,有效放大新基建对上海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的倍数效应,筑牢上海文化旅游智慧管理底座、高质量发展基石。
  1.推出上海电子地图英文版
  推出上海电子地图英文版,探索将文化场馆、旅游景区等门票预售和打车融入地图,提升入境游客感受度、便捷度。升级线上“地图”功能,推动本市a级旅游景区将游客服务功能与电子地图或实景地图连接打通。
  2. 优化上海文旅政务信息系统整合
  推动上海文旅政务信息系统整合,按照统一门户建设、统一用户管理、统一授权管理、统一接入管理、统一资源管理、统一安全防护的原则,将分散、独立、交叉的政务信息系统整合为互联互通、业务协同的大系统,逐步形成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“政务服务平台、协同办公平台、综合管理平台、监测与安全防护平台、数智文旅信息系统”的总体框架。建设文旅数据中台,推进公共数据开放共享。
  3. 夯实上海数智文旅信息基础设施
  建立连接景区、文旅场馆的专用宽带网络。推动景区、文旅场馆部署自动扫码闸机、智能识别摄像头等智能传感设备,逐步建设景区、文旅场馆的智能物联网络。制定随申码.文旅二维码(文旅码)技术标准,推动文旅码成为文旅行业二维码信息交换规范。建设上海市智慧景区管理平台,汇聚本市a级旅游景区实时客流信息、预约信息和视频监控信息,提升文化旅游公共安全“神经元”感知能力。
  4. 建设上海广电网络基础设施
  推进广电5g网络规模部署与有线电视网络整合提升;推动“5g 4k”超高清频道建设,加大 4k超高清机顶盒部署。推动上海市超高清视频产业浦东金桥、市北高新两个示范基地建设,鼓励企业开展核心芯片、tvos操作系统、压缩编解码、视频处理、节目制播、内容分发、媒体云等关键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应用。
  三、保障措施
  (一)加强组织领导

  协调推进四项专项行动的决策部署,强化工作协同推进,形成合力。发挥相关领域专家资源,建立“1 1”(即“委办局 专家组”)的工作机制,加强技术咨询、方案论证、过程指导等工作,推动在线文旅健康发展。
  (二)优化营商环境
  依托“一网通办”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,规范文旅审批网上办事标准、优化网上办事流程,推动企业群众办事线上只登录一次即可全网通办。依托“一网统管”一体化在线管理平台,构建各类主体参与的多方协同治理体系,强化安全监测和风险评估。
  (三)搭建服务平台
  发挥协会桥梁纽带作用,及时了解研究行业、产业发展趋势,及时反映企业需求,共同研究、协调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痛点、难点、堵点。成立政企合作沙龙,打通政企间沟通的渠道。搭建行业内横向交流的平台,营造在线文旅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。
  (四)强化资金支持
  发挥上海文化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引导作用,鼓励投资本市重点项目和相关企业。积极争取国家及市、区两级专项资金对重点领域及项目进行资金扶植。加大各类资金投入,按照资金分级管理、分级负责原则,统筹落实重点领域、重点项目的资金投入和管理。

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