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:红色基因海派魅力 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彰显新成就
2022-06-15 17:39 来源: 乐游上海
文化是城市的灵魂,上海吐故纳新,聚气成魂,积淀成独树一帜的城市文化。五年来,上海着力建设具有红色基因、海派魅力、江南风韵的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。城市精神品格成风化人,构筑了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。
近五年,上海源源不断创造出新的文化内容,一批上海出品、上海原创的作品在国内外激荡共鸣。五年来,上海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,一批高品质城市公共文化客厅落成,建筑可阅读,街区可漫步。上海在不断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中,绽放出一座城市卓尔不群的魅力。
上海图书馆东馆
在浦东新区花木城市副中心,一座宛如璞玉的建筑正在为揭幕做准备。作为国内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图书馆,上图东馆开馆后将以智慧复合型图书馆的崭新定位开启大阅读时代。不远处的上博东馆也正在全力建设中,有望明年建成开放。
上海博物馆东馆
五年来,上海文化新基建在浦江两岸遍地开花,上海天文馆、浦东美术馆、上音歌剧院、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等相继落成开放,不断改写着上海的文化版图,为人们不断增长的精神需求打开了物理新空间。
浦东美术馆
目前,上海拥有备案博物馆、美术馆近250家,每年举办展览约2000场,接待观众2000万人次。来上海看展已成为千万级流量入口,促动全球文博艺术资源加速向上海聚集。
上海伦敦联合拍卖
今年3月1日,世界著名拍卖行佳士得在外滩首次举行上海伦敦联合拍卖,吸引了全球藏家云集。该场里程碑式的拍卖落锤几小时后,上海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正式揭牌,让先行先试的政策红利持续释放。
上海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正式揭牌
2020年11月,全国唯一的社会文物领域系统性改革试点在上海启动,促使上海文物艺术品交易在疫情中逆势增长。去年上海文物艺术品拍卖总成交额突破60亿,约占全国市场份额四分之一。
舞剧《永不消逝的电波》
五年来,上海在打造亚洲演艺之都的道路上加速驰骋,《永不消逝的电波》《朱鹮》《海上生民乐》《时空之旅》等一批代表上海文化特色的驻场演出品牌争相涌现,成为现象级作品。以人民广场为核心区域的演艺大世界,成为最具上海文化标志的演艺聚集区和国内密度最高的剧场群。
国风音乐现场《海上生民乐》
上海国有文艺院团深化一团一策改革,佳作迭出。歌剧《晨钟》、电影《1921》、芭蕾舞剧《闪闪的红星》等一批主旋律精品,成为城市实力与形象的代言人。
芭蕾舞剧《闪闪的红星》
一座城市的文化标志既要在宏大处立脚,也要在精微处着力。自2018年启动“建筑可阅读”以来,上海已开放建筑1056处,同时还推出红色经典、名人旧居、漫步苏州河等众多游览路线,开放105处文旅夜间场所,重现海派文化资源的内在生命力。
漫步苏州河
过去几年,6200多个家门口小而美的新兴文化空间,让城市文化更有烟火气。去年,全市常住人口人均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达0.2平方米,超额完成“十三五”规划目标。建筑可阅读,街区可漫步,城市有温度,正逐步从规划图景变成现实场景。
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方世忠表示,展望未来五年,我们将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提出的“人民城市”重要理念,创新实施大美术馆计划、大博物馆计划、社会大美育计划,来充分彰显城市美的追求、高的颜值和暖的表情。
热点关注
专题报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