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江口二号古船初露真容-九游官网首页进入

长江口二号古船初露真容

2022-11-21 18:30 来源: 新华社

  21日凌晨,长江口二号古船船体局部露出水面,初露真容↓

新华1.jpg

新华2.jpg

  ▲11月21日拍摄的长江口二号古船桅杆出水画面。

新华3.jpg

新华4.jpg

新华5.jpg

  ▲11月21日清晨拍摄的露出水面的古船船体局部。

  采用世界首创的“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迁移技术”, 我国迄今水下考古发现的体量最大的木质沉船——长江口二号古船21日在长江口水域成功实施整体打捞。

新华6.jpg

新华7.jpg

  ▲11月20日拍摄的长江口二号古船整体打捞现场。

新华8.jpg

  ▲11月21日清晨拍摄的“奋力”轮“怀抱”古船的画面。

  从20日夜间到21日凌晨,万吨“大力”号与我国自主研发的古船整体打捞专用工程船“奋力”轮携手,在长江口二号古船所在长江口横沙水域完成各项调试,启动智慧打捞监控系统,对这艘清代沉船实施水下整体打捞。

新华9.jpg

  ▲11月20日拍摄的“大力”号。

新华10.jpg

  ▲11月20日在“大力”号上拍摄的“奋力”轮。

新华11.jpg

新华12.jpg

新华13.jpg

新华14.jpg

  ▲11月20日拍摄的长江口二号古船整体打捞出水施工现场。

  长江口二号水下考古遗址,包括古船船身、海水和淤泥,被紧紧包裹在22根钢铁弧形梁构成的“考古沉箱”中,整体重达8800余吨,在提升作用下以每小时约4米的速度逐渐浮出水面。21日零时40分,长江口二号古船的桅杆率先出水。

新华15.jpg

  ▲11月21日清晨拍摄的“奋力”轮“怀抱”古船的画面。

新华16.jpg

新华17.jpg

  ▲11月21日,在“奋力”轮打捞船上,施工人员在观察古船上升情况。

新华18.jpg

  ▲11月20日,工作人员下水探查古船上升情况。

  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副局长周东荣告诉记者,11月20日至25日,长江口海域有大风天气,气象、潮汐等条件复杂多变,打捞长江口二号古船的“时间窗口”被一再压缩。

新华19.jpg

  ▲11月21日清晨,工作人员绑扎固定古船船体。

新华20.jpg

  ▲11月21日清晨,工作人员在进行固定古船船体工作。

  长江口二号古船是一艘清代贸易商船,船长约38.1米、宽约9.9米,已探明有31个舱室。它是我国水下考古发现的体量最大、保存最为完整、船载文物数量巨大的木质帆船。“长江口二号古船的发现,印证了上海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港口城市,更是近代上海作为东亚乃至世界贸易和航运中心的珍贵历史见证。”上海市文物局局长方世忠说。

新华21.jpg

  ▲11月21日清晨拍摄的露出水面的古船船体局部。

  据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翟杨介绍,考古工作者在前期水下调查和整体迁移预处理阶段,提取和清理了部分古船相关出水文物。这些瓷器大多产自景德镇窑,也有部分可能产自江苏宜兴窑和福建地区窑口。

新华22.jpg

  ▲8月23日拍摄的长江口二号古船出水文物绿釉杯,底部有矾红彩书“同治年制”篆书款识。

新华23.jpg

  ▲8月23日拍摄的长江口二号古船出水文物越南水烟罐。

新华24.jpg

  ▲8月23日拍摄的长江口二号古船出水的“二甲传胪图”杯。

  “长江口二号古船成功打捞出水,是水下工程技术与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完美结合,为国际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中国案例、中国模式、中国经验。”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关强说。

新华25.jpg

  ▲11月21日,工作人员下水给桅杆“穿上”保护衣。

  据悉,未来数天内,根据气象潮汐条件,“奋力”轮将“怀抱”长江口二号古船驶往位于上海杨浦滨江的上海船厂旧址1号船坞,让长江口二号古船在黄浦江畔“安家”。

网站地图